close

 123  

 

小野不由美《殘穢》讀後感

 

闔上書本,我趕緊看了一眼我們家的三隻貓。

還好,牠們都跟往常一樣,沒有盯著同一個空無一物的地方一直看。

 

如果是想要驚心動魄驚悚感的讀者,大概會在這本書上找不到亮點。

恐懼在隱微處,我想這才是日本怪談一貫的魅力所在。其實恐怖本身可以繼續細分成很多種不同細節的感覺,而小野不由美擅長操弄、包裝這些細微的恐怖。在台灣,小野不由美最為人知的作品應該是《十二國記》系列了吧,動畫上映時,連我媽都愛看。我也是因為《十二國記》的動畫才認識了小野不由美,進而看小說和其他作品。我對她的認知,幾乎都建立在「恐懼」上,和一般鬼故事的恐怖感是截然不同的「恐怖」。就連《十二國記》這系列輕小說也是(甚至被歸在少女系),但這應該另開篇討論。回來如《殘穢》出版緣起中提出H.P.洛克萊夫特所言:「人類最古老而強烈的情緒,是恐懼;最古老而強烈的恐懼,是對未知的恐懼。」仔細回想我所認知的歷史,莫不是由人類的恐懼所推動的。

女人的尖叫聲大概可以成為好萊塢經典恐怖片的象徵,但受到日本恐怖片的影響,也逐漸代入隱微恐懼的心理描寫,諸如《七夜怪談》、《咒怨》、《鬼水怪談》等,也許翻拍後評價不高(貞子系列據我所知是沒翻拍),但確實影響了好萊塢操作恐怖片的手法。在這裡雖然觀影數量少的我沒辦法提出確切時間和數據,但粗略的感受歷代「預告片」就可以得知。

為什麼讀《殘穢》,我卻要提出恐怖電影呢?因為讀了這本書之後,我對於《咒怨》或更早期的《七夜怪談》有了更深入的觀影了解。(說的當然是日本原裝恐怖片)就像是積年的疑惑突然解開一般輕鬆許多,雖然我們要談的應該是對心理有負擔的恐懼感。

所有日本怪談最為人所知的應該就是其「傳染力」,像是癌症一般滲入人跡存在的各個角落。這種非因果報應的怨恨是當初的我所無法理解的,我們的社會意外地對「報仇雪恨」這種直球式的因果很能包容與接納,我也不例外。而對於純粹的恨意或累世以至於無根的恨卻很難接受,就像我們無法接受濫殺無辜一樣。但付出相對的代價去追溯後,會發現這種累世無根的純粹恨意存在於社會各個角落,就像《殘穢》中的小說家主角與引發追溯開端的久保小姐幫我們統整的一樣。為了證明「這不是虛妄」,我們只能從不知道有多少數量的生活小事(比起死了人之類)不斷向上追溯至可能的源頭,而源頭是不是還能繼續追溯,我們卻因為缺乏資料而只能陷入無根的膠著狀態。但因為這些怨恨而導致了穢、作祟,彰顯自己曾經存在,並激發其他沉睡的穢。也許我們可以說,這是一種怨恨的殘餘激發了其他恨意。而正如我們所知,暗火總是比明火危險上許多。大範圍大概可適用於國仇,小範圍大概可以適用家恨。

我認為日本怪談中的怨恨和恐懼已經足以成為一種美學,它和暗黑舞踏一樣觸動人心,卸下面具回歸我們最純粹的情緒。它用另外一種方式告訴我們,活著,就是這麼回事。

如果有人有興趣動筆寫恐怖小說,我想《殘穢》是一本不容錯過的入門小說,它將日本怪談的脈絡描述得很清楚,也提到許多知名怪談。尤其書中小說家主角可以說是小野不由美個人的化身,打從一開始她就想讓讀者們這麼認為,把現實跟虛妄和在一起做餃子,就連書末也仍是真真假假。但《殘穢》提供了很多恐怖寫作的方法,也可以說它教人怎麼把恐懼藏在細節裡,更不用說一些相關的靈異知識了。(但提到靈異知識最豐富的果然還是小野不由美的惡靈系列。)

至於讀完會不會覺得害怕呢?我想這得因發酵的時間而異吧。()

arrow
arrow

    月鱟 (破弦)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